close
明明是要費盡力氣踩得"大粒汗、小粒汗"的孔明車、鐵馬、"腳踏車",為何偏偏要叫做"自行車",難道它自己會走路嗎?如果它自己就會走路,那還有什麼運動效果呢?
 
明明是透過自來水廠的淨水系統,經由地下水道的百轉千迴才能進入各家各戶的"水道水",為何偏偏叫它"自來水",難道我們都是水源居民?現在的水如果真的自己來,還有人敢喝嗎?
 
家中冰箱的冷凍庫裡,隨時都有幾瓶用保特瓶裝著的冰塊,方便回南部時放在保溫袋裡保持食物的新鮮。我們一直很固執的在瓶子上寫著"水道水",除了覺得這樣的稱呼比較務實之外,也藉以保留對母語智慧的敬重。
 
今天在報紙的小角落發現,交通部竟然將"腳踏車"統一命名為"自行車",明知這個有關改名的動作並不是新聞的主角,肯定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,不過我們還是要固執地認定它是"腳踏了才會跑"的車。
(路政司副司長陳彥伯表示,此次修正的法令,除了將條文中的腳踏車全部正名為自行車,.....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upst6001 的頭像
    pupst6001

    稚齡

    pupst6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