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/0929
今日重讀洪蘭教授的文章~人民有智慧 國家才有競爭力(見雅文共賞),今日重讀洪蘭教授的文章~人民有智慧 國家才有競爭力(見雅文共賞),
再對照十月份讀者文摘所介紹-全球最佳學校典範~芬蘭,
回頭想想臺灣當前的教育環境,
實在令人不禁唏噓!
芬蘭學童參加2003年國際學生測試計劃,榮獲「閱讀能力」及「科學」雙料冠軍,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說:在組織的成員國中,芬蘭學生不但學業上排名第一,論教育較遲緩學生以及縮小男女生學業差異,芬蘭也遠勝其他國家。然而他們的孩子七歲才開始上學,且上課加上寫家庭作業的時間,每星期不過三十小時,比排名第二名的韓國五十小時要少得多。
註:閱讀能力排名依序為芬蘭、韓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、愛爾蘭、瑞典、荷蘭、香港、比利時。
科學排名依序為芬蘭、日本、香港、韓國、澳洲、荷蘭、捷克、紐西蘭、加拿大、瑞士
(台灣沒有參加測試計劃)
摘錄讀者文摘記者訪問芬蘭學校時,與教師的訪談要點如下:
1.我們會留意學生是否有自己的學習方法。小孩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。
2.我們的學生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不一定在同一時間做同一樣的事,彼此進度也未必相同。(這間教室正進行二十八位四、五年級的學生課業輔導,有的在寫作文,有的在答數學
題,牆上有一張圖表,明列每個學生要完成的功課)
3.教室外面有一條明亮的走廊,四個做完功課的男孩在那裡對奕。三個女孩在另一處排練現代舞,附近沒有老師,但校園非常安靜。
4.所有學生的讀書計畫都由他們自行制定,在家長和教師輔導下,訂立自己的目楆,讀書自然興味盎然。假如學生數學上需要幫助,一定會得到幫助;假如學習語言比同學快,那也不妨快一點.。
除了學習環境及教學策略上的成功之外,有一些屬於政治及文化的背景,也值得我們參考:
1.芬蘭移民人口很少,不必多費人力物力照顧移民的語言及文化適應問題。
2.芬蘭國民的文化水準高,他們曾被瑞典和俄國統治了幾個世紀,其間學習本國語文成為民族主義象徵,大家都以本國語文自豪。
3.在1970年以前,芬蘭學生十歲時,學校會按考試成績分發就讀普通班或職業教育班,
教育改革後,十歲的全國考試廢除,十六歲之前一律在綜合中學就讀。
4.1980年代,水準參差的學生開始同班上課。
他們把教育成就歸功於:
1.教師訓練有素:薪水儘管不高,每月只有兩千至四千歐元,但社會地位崇高。
大學教育課程錄取學生,每七名申請人之中只取一人,比法律和醫學課程更為嚴格。
2.教師享有極大自主權:可自行決定教學法、自訂課程、自選教科書或完全不用教科書。
3.例行考試已取消:芬蘭教育家認為,考試帶給學生不必要的時間壓力,對獨立思考的學生不公平。不過學生到了十八歲,還是要參加大學入學考試,約有三分之二可以升學。
4.學校教學生自我評估成績:這有助培養休們對自己負責的觀念,他們負起責任後,讀書就更覺自由自在。
5.教師鼓勵學生獨立學習:要求學生自己搜集資料,而不是從課本裡學習,真正的知識來自搜尋。學生說:我們的教師幾乎從不講課,你如果只是記下教師授課的內容,不會學到什麼,自己動腦筋思考非常重要。
6.學校氣氛輕鬆:學生除非要上,否則根本不必上學;而一下課,學生就可回家。上下課都不響鈴。老師說:我們的學生有責任感,有尊嚴,因為他們是自願上學,而不是被逼的。
7.學習遲緩者獲仔細輔導:這是他們最大的成就。
8.不分學習能力同班上課,全班都可獲益。
9.不批評學生,因為批評只會令學生尷尬,一尷尬就不想學習了。我們要學生和自己以往的成績相比,而不是和其他同學相比。
10.芬蘭教育制度對學生的態度即:耐心、寬容、力爭上游而不自滿。
老師們認為:如果我未能教好一個學生,那麼一定是我的教學工作出了問題。
芬蘭的教育工作者說:要指出芬蘭的教育缺失,實在有點吹毛求疵,如果一定要說的話,應該是高材生似乎未能得到足夠的照顧。
- Oct 19 Wed 2005 21:35
芬蘭的教育現況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